近日,新疆尉犁縣團結鎮孔畔村張磊家的10畝果園里,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。青杏掛滿枝頭,杏樹、西梅、“恐龍蛋”(特色杏李雜交品種)等十余種果樹郁郁蔥蔥,長勢喜人。



果園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
園內,果農張磊手持剪刀穿梭在杏樹間,精準地為密密麻麻的青果疏果,確保果實生長空間充足;桃樹枝條上垂掛著沉甸甸的沙包,以“壓枝法”引導樹冠橫向舒展。張磊說:“疏果能保證品質,壓枝調整樹形,既實現豐產,又方便游客采摘。”
張磊介紹,今年掛果量比去年多兩成,再過一個月杏子就黃了。 從6月杏子成熟開場,到10月中旬葡萄下架,這片果園通過十余種水果的“接力”生長,為游客串聯起長達五個月的沉浸式采摘體驗。
在果園的創新發展方面,張磊更是獨具匠心,葡萄架長廊下,張磊蹲在一截形似蛟龍的胡楊木前,手持砂紙細細打磨紋理。
“這些從戈壁灘撿回來的‘枯木疙瘩’,經過刨光上漆,就能變成精美的藝術品。”張磊一邊展示根雕茶幾、插花盆等作品,一邊如數家珍。不遠處,散養的土雞在林間悠閑踱步,燒烤架也已備好。形態各異的胡楊根雕、自助燒烤區與生態散養的雞鵝,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元的休閑場景。

戈壁灘撿回來的“枯木疙瘩”,經過張磊的刨光上漆,就能變成精美的藝術品
“城里人來這里,既能體驗摘果子的樂趣,又能欣賞戈壁奇木、品嘗現烤土雞,土地里長出的可不只是水果。”張磊笑著說。通過將戈壁資源與農耕文化巧妙融合,農產品附加值在豐富的采摘體驗中顯著提升。
沿著鄉間道路前行數百米,張磊家的風情園同樣熱鬧非凡,5畝果園里,梨樹、桃樹與杏樹交錯生長,滿目翠綠。鴿舍內,肥美的肉鴿可供游客現選現燉。
“黃芪燉鴿湯每份40元至50元,很受消費者青睞。”張磊說道。在這里,游客既能體驗采摘的快樂,又能品嘗到獨具特色的農家餐飲。“農業+旅游”的融合模式,讓這個傳統果園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。

鴿舍
近年來,團結鎮依托城郊區位優勢,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新品種、新技術,重點引導農戶種植蟠桃、白杏、“恐龍蛋”等特色水果,打造連片采摘園區。
團結鎮副鎮長吳浩說:“我們同步推進露天果園與設施大棚果蔬種植,全力建設‘四季果園’。” 目前,全鎮瓜果種植規模達1300余畝,形成草莓、杏子、油桃、香梨等多樣化的種植格局,同時,還配套建設了田園牧歌農特產業物流配送中心,為農產品的銷售和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下一步,團結鎮將進一步深化“農業+休閑采摘”模式,全力打造集生態觀光、民俗體驗、美食品鑒于一體的城郊旅游目的地,讓“采摘經濟”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,帶動村民增收致富,繪就鄉村發展的美好藍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