蟻獅養殖技術包括養殖環境的搭建、蟻獅的投喂、成蟲管理和注意事項。
容器
如果是單頭飼養,準備口徑5cm,底徑3-4cm,高5cm的塑料杯作為容器,底部鋪上2.5cm厚的干燥細沙。如果是集體飼養,準備一個塑料盤,使用隔板條將塑料盤分隔開來(隔板條間距5cm),形成數個方格,然后在每個方格中飼養一頭蟻獅,底部同樣鋪上細沙。沙子以40目篩過濾后的細沙為宜。
投喂
1齡幼蟲由于體型較小,主要投喂小型螞蟻和白蟻幼蟲,每天或隔天飼喂1頭。
2-3齡幼蟲,主要投喂米蛾、綠豆象成蟲、黃粉蟲低齡幼蟲。
投喂之前,將餌料放置在冰箱中冷凍一段時間,降低餌料的活動性。
逐個投入餌料,第二天的時候,將蟻獅進食后,剩余的殘殼取出。
成蟲管理
如果是單頭飼養,一般向下遷徙至飼養容器底部邊緣處結繭。如果是集體飼養,等到全部幼蟲結繭后,將飼養容器中的沙子全部倒入篩子中,將蟲繭篩出。
將篩出的蟲繭集中放入羽化籠(40×40×60cm)中,并在羽化籠中放入適量的細樹枝。
等到羽化結束后,將成蟲轉移至圓柱形飼養紗籠中(直徑16cm,高20cm),每籠飼養10頭成蟲。
在午后接近黃昏前投喂食物。
在成蟲產卵前9-12天左右,將成蟲轉移至昆蟲飼養網室中,并在網室中種植小樹,地面鋪上草皮,放置沙盤(盤內鋪上2.5-3cm的干燥細沙),供成蟲產卵。
注意事項
由于蟻獅有互相殘食的特性,密度不宜過大,其所設陷阱有一定的勢力范圍,2齡以每30平方厘米/頭為宜,3齡以每40平方厘米/頭為宜。1齡幼蟲個體及其所筑之陷阱均較小,可適當提高飼養密度,但當進入2齡后,必須進行部分轉移和疏散(蟻獅將所蛻之皮拋出在其所筑之陷阱邊緣,可以此為據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