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技巧如下:
一、注重插秧質量。
在插秧時,要注意插秧質量,拉線插秧,行直穴勻,不缺穴不漂苗,插秧深度為2厘米。稻田地1厘米至2厘米淺水時插秧,插秧后稻田立即進水護苗。日平均氣溫穩定13℃時為插秧適宜期,插秧規格是行距30厘米,株距12~13厘米,每穴3~4株。
株高穗大、分蘗力強的品種、雜交稻等可插2~3株。機械插秧是,建議控制每天插秧畝數。插秧機需控制插秧速度,以免造成缺苗斷空。要合理安排插秧時間,將天氣、插秧機損壞維修等因素考慮在內,天氣不好,延遲1-2天也可以。
二、查田補苗。
插秧時同步補苗,補苗到位,不留死角,插秧結束,補苗結束,提高補苗效率還能提高補苗質量,也別怕苗沒扎根,后期補苗全田亂走。另外,補完苗后剩余的苗及時從田間清除。
三、插秧后水層管理。
插秧后一定要及時上護苗水,這時期秧苗在移栽時根系受傷,吸收能力降低,對水分非常敏感,插秧后如果缺水,秧苗返青緩慢甚至會造成秧苗死亡,水過深也會影響正常返青,還給潛葉蠅提供了滋生條件。
返青期水層管理:插秧后深水護苗,水深苗2/3,以不淹苗心為準,以水護苗,以水增溫,促進水稻快速返青。
分蘗期水層管理:返青后淺水灌溉,3-5公分水層,以淺水增溫促蘗,早生快發。陽光可直照莖部,增水溫地溫,增加*壤含氧量,促根發育,促水稻分蘗早發生。
四、適時適量施用分蘗肥。
氮素營養對水稻分蘗起著主導作用,水稻分蘗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5-30%,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蘗肥,使葉色迅速轉黑,是促進前期分蘗的主要措施。
早稻品種分蘗期短,促蘗肥必須在插秧后7-10天內一次施足。到了有效分蘗期末,若有效莖數明顯少于預期的適宜穗數時,宜酌量施用保蘗肥,促進分蘗平穩生長。